站点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我眼中的华中大 > 正文

王健:坚定地走在科研之路上

文章来源:校报编辑部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15-05-11

■记者 汪泉 粟晓丽


2006年获“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资助,2007年获“王大珩光学高校学生奖”,2008年获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资助,2009年获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称号,2010年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2年首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同学眼中的“学术新星”,老师评价中的“难得人才”,学生心目中的“优秀导师”,从一名出色的学生到今天的博士生导师,一路行来,光电国家实验室青年学者王健似乎收获颇多。然而,只有走近他、了解他,才能明白,这一路,他也走得很曲折。但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念——低调做人,踏实做事,静心科研。


谈求学:从“不出国”到成为实验室Model


“不懂的始终比懂的多,只有以更谦逊地态度去观察和学习,才能鞭策自己更好地朝前走。”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王健如是说。


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多项,从本科到博士,各种光环对于学生时代的王健来说已经习以为常。“那时跟身边的人比起来,觉得自己在专业领域里算是不错的,即使不出国,也能在国内做得很好。”因此,当时的王健一度打定主意,不出国留学,待在国内继续研究。


但机缘巧合之下,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博士后之旅让他对科研、对生活有了崭新的认识。


2009年初,到了美国的王健发现,自己是阿兰·维尔纳(Alan Willner)教授多年来招收的第二名、也是当时唯一的一名博士后。更让他倍感压力的是,实验室的研究对个人动手能力的要求非常高,各类电子元器件的操作都需要自己完成,而这恰恰是他的薄弱环节。一时间,王健在国内科研过程中具有的优势与自信“都被狠狠打击了”。


“虽然差距很大,打击也很大,但我还有一点可以做,那就是面对这个现实,用行动去追赶。”于是,放下在国内的光环,王健开始了一段新的学习历程。


然而,三个月过去了,王健的科研项目始终没有取得什么进展。维尔纳教授对此很是不满,甚至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并通过一位博士生表达了他的想法。“当时怀疑维尔纳教授有过提前终止与我的博士后合约的想法。”了解到这个情况后,王健很是惭愧。


“过去觉得自己还不错,都是因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为此,王健将所有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了实验和书本中,默默地、狠狠地下着功夫,想要凭实力赢回导师的信任。


雪上加霜的是,忘我努力的王健依然在实验室犯了错。在一次由他牵头的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一件价值颇高的激光器被烧坏了。


“事情已经发生,不管结局如何,我都要把自己能做的做好。”面对困境,王健积极采取措施,尽全力挽救失误和损失。


幸运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实验失误之后,维尔纳教授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认可了他的能力。原来,王健在实验失误后果断采取了正确的补救措施,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还提交了实验的完整数据和挽救报告。在维尔纳教授看来,这些都是王健独有的科研能力。


度过留学适应期,凭借过硬的根基和全身心的投入,王健开始成为实验室的关键人物,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实验室各项研究和事务的决策中。不久,在一次交流中,维尔纳教授对他说,“健,之前我希望你成为实验室Model,现在你做到了。”


光电子器件与集成功能实验室副主任、王健的博士生导师孙军强说:“王健的心理素质很好,自我调节能力很强,是个很有韧性的人。我相信,任何情况下,他都不会放弃对学术的追求。”一波多折的博士后求学经历,正好印证了这样的评价。


发高水平论文:从梦想到实现


“发表高水平论文,一直是我的梦想。”王健坚持着这个梦想,追逐着这个梦想,也在实现着这个梦想。


2012年6月,《自然•光子学》刊发了以王健为第一作者和通信作者的研究论文。论文发表后,产生了较大的国际影响,并引起了《科学》关注。8月,受《科学》编辑邀请,由王健为共同通讯作者撰写的研究展望文章发表于《科学》期刊。


这篇论文发表的背后,也有一段曲折的故事。


论文的实验主体主要是王健在美国攻读博后期间完成的,相关数据处理和理论模型是他回国以后所做。论文初稿完成后,他向维尔纳教授表达了把文章投递到《自然•光子学》期刊的想法。没想到,维尔纳教授对此并不赞成。


当时,维尔纳教授的理由是,本专业的科研成果很少发表在《自然•光子学》期刊上,他希望王健还是采取稳妥一些的办法,把文章投递到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期刊上。但王健并没有听从导师的这种处理方式。


“在《自然》及其子刊等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一直是我从事科研保有的梦想。而且,我认为这项科研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尝试一下呢?”王健这样解释自己“倔强”的坚持。


为了说服维尔纳教授,王健和小组同事们进行了多次沟通,详细解释论文能够投递到《自然•光子学》期刊的理由。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他的努力,同事们也都认同了他的观点。最终,王健得到了维尔纳教授的肯定以及小组同事们的支持,将论文投稿至《自然•光子学》。


果真如王健所料,论文很快得到了杂志评审的回应。他们认为王健的科研成果在专业上有创新性,具有发表价值,但仍有需要完善的地方。这给了王健继续努力的动力,也让维尔纳教授甚感意外。“科学研究不能太禁锢自己的思想,要有能聚焦的科研点,也要有能够发散的思维和视角”,王健说。


为了得到评审们的完全认可,从投稿到最终发表,王健和同事们一起对论文进行了50多次修改。维尔纳教授也渐渐改变了自己的一些看法。事后,他对王健说,当初王健的坚持十分重要,改变了他过去的很多传统观念,做科研确实应该多一些尝试。


回过头来看论文发表的经过,王健说:“从小,我就很喜欢钻研,对未知充满了好奇;现在,做科研是我的爱好,是内在的驱动力使然。当然,我也很感谢早期帮助我养成坚韧科研态度的老师,是他们让我坚信:无论是科研还是生活,都应该有始有终,坚持不懈是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带学生:改“帮着推”为“一起推”


在光电国家实验室2013级博士生胡晓看来,王健带学生、做科研的最大特点是以身作则、追求完美。“每当遇到科研难题时,王老师都会和我们充分讨论,寻求最优解决方案。拿推车上坡打比喻的话,很多老师是帮学生推车,而王老师则是和我们一起推车,这样给我们的引导和激励会更大。”


博士后工作结束以后,王健就回校开始了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的科研生活。他把从美国学到的思维、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了自己的工作中,也慢慢有了自己的“粉丝”,胡晓就是其中一员。谈起从一名“门外汉”转专业成为光电专业博士的经历,胡晓说他最要感谢的是王健不以出生论英雄,而是看重学生学习研究的能力。


胡晓本科、硕士期间所学的专业都是物理理论,与光电专业的关系并不大,但却想到光电国家实验室读博士。“我早就听说了王老师的年轻有为,觉得如果能跟着他做学问,应该能学到很多。但当初找他做自己的导师,我心里真是没底。”


抱着试一试的想法,胡晓找到了王健。为了掩盖自己在光电专业领域知识储备的不足,他还临时“恶补”了许多文献,可心里依然忐忑,“王老师毕竟是专业上的‘大牛’,一问就能摸清我的底细”。


出乎胡晓意料的是,第一次见面沟通,王健并没有问胡晓很多关于专业知识方面的问题,主要是询问了他之前参与项目的一些情况。


“跟着王老师学习近两年了,现在我才知道,当初他对我的提问,主要是想看看我的科研态度,他更看重的,是学生不断学习和研究的能力与耐力。”依靠勤学好问的基础品质,胡晓顺利成为王健的博士生。


关于研究生的培养,王健认为,国外大学、科研机构的一些做法是值得借鉴的。“国内很多导师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总是让他们找文献、做汇报。学生往往不知道从文献里该看些什么,最后只能是泛泛而谈。而国外导师指导学生做科研,更强调以具体问题为导向,目的性、原创性更强。”因此王健课题组的每周组会都会有一个明晰的主题,跳出了“读读文献,做做归纳”的“形式化组会”怪圈。“我希望自己指导的学生能够务实一些,清楚自己的所想所思所做。”


“上一次组会没有解决的问题,王老师要求大家一定要在会后搞明白,然后在下一次组会上进行汇报。”胡晓说,有一次组会,他一个人汇报了两个多小时,剩下的一个小时王健和同学们都围绕他的汇报进行讨论,解决了他的一些疑惑。


“那一次让我很震惊,王老师并没有因为我占用组会时间而不高兴,反而和我们一起进行深入沟通,真是和我们一起推车前进,给了我很大激励和成长。”


王健还经常向学生强调细节的重要性。论文中的字号、字母大小等格式问题,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王老师对我们说,细节往往会起到关键作用。如果连细节都处理不好,更无法沉下心去做深入的科学研究。”胡晓说。


导师孙军强见证了王健从一名优秀学生成长为优秀老师的过程。孙军强说,读书期间王健就是一个很勤奋、悟性高、有创新思想、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现如今,在孙军强看来,王健更是一名出色的导师,“刚从美国回来,他就申请到了一个‘973’项目的子课题;现在他的科研方向很新,都是他自己带着团队努力地干着。”



“所有成绩的取得都只能说明你过去做了什么,而不代表将来。把职业变成事业,才能永葆热忱与激情”,王健清楚地认识到专业学术领域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一直以来,他都深爱着光电学科的研究,也坚定地走在这条科研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