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成长在华中大 > 赢在职场 > 正文

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

文章来源:就业指导中心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15-03-04

华中科技大学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进程中,秉承“顶天立地,服务需求”的就业工作理念,关心支持每一名学生的成长成才,创新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就业引导、完善就业服务、充实生涯教育、深化就业研究,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努力为创新型国家人力资源输送和配置做出贡献。

一、加强就业引导,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党旗领航,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学校不断完善“大思政”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工”的综合育人优势,深化“党旗领航”工程,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国家关键领域、高精尖产业、重点行业就业,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到基层、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经受锻炼,在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过程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目标导向,优化人才输送过程。学校主动面向社会需求办学,加强与业界联系,与重点单位需求接轨,优化人才培养规模、结构和质量。2014年学校领导亲自带队走访中国广核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实地调研,巩固重要就业资源,深入了解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领域及关键岗位人才需求特点、人才发展环境、区域经济发展特色,有效推动校企良性互动。

基层就业,开辟筑梦圆梦天地。学校坚持开设基层就业信息专栏,向毕业生集中展现各地选调生、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等国家、地方基层就业项目蕴含的发展机遇,与广西、四川等省市设立定向选调生招录计划。做好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动员宣传工作,落实基层就业毕业生的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学校领导多次走访和看望基层就业毕业生,持续关注和支持学生在基层的发展,鼓励毕业生放平心态、扎根基层、勤奋工作、磨练意志、增长才干。

就业表彰,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学校制定《华中科技大学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基层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表彰奖励办法》(校学〔201012号),切实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西部地区、基层和国家重点单位就业。2014年学校表彰86名到西部艰苦地区、基层及国家重点单位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并奖励20余万元。

二、完善就业服务,帮助学生满意就业

市场建设,充分选择重点推荐。学校积极联系用人单位,优化就业环境,以优质的服务质量稳定就业市场。2014学年学校共举办校园招聘活动982场,其中专场招聘会950场,以行业、地域为依托的组团招聘会30场,大型供需见面会2场,共2348家单位参会,为毕业生提供了充分、优质的就业机会。

校企合作,全面育人全程服务。学校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微软、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等单位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建立校企联合实验室、校外实习实践基地、设立奖助学金;积极参加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国家电网公司等大型中央企业校企交流会;与企业共同开展“事业辅导训练营”,举办“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营造职业发展教育氛围。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

信息平台,便捷多维传递资讯。学校不断优化集就业管理与服务、生涯教学与实践于一体的网络服务系统,开通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官方微博、微信,打造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多维度、多层次覆盖的就业工作平台。做到信息处理不过夜,信息发布无死角。利用招聘活动等候区大型户外电子显示屏播放《职来职往》电视片、《就业有位来》宣传片,将求职指导延伸到招聘会现场,方便求职学生候场时学习求职技巧,了解就业政策。

匹配资源,多措并举扶困助难。联合校友企业开展“暖春”就业帮扶行动,向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企业提供食宿及市内交通补贴,学校提供往返路费及求职补贴3万余元。活动期间,70%毕业生成功签约深圳企事业单位。启动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依托民族事务服务部,开展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指导及培训。落实武汉市有关政策,为享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的人员、社会孤儿、烈属、残疾人员等四类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32800元。实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通过邮件、电话等方式了解就业动向,宣传国家、地方关于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措施。

三、拓展生涯教育,伴随学生成长过程

“一体三翼”,创新教育教学内容。着力建设以教师课堂讲授为基础,职业测评、就业指导讲座和企业参观考察为拓展的“一体三翼”就业指导立体化课堂,聘请世界500强企业资深人力资源经理作校外导师,继续在部分院系试点推进就业指导课程与专业导论课程相融合。2014学年,开设《自我认知与生涯规划》、《英语求职与入职礼仪》、《求职技巧与职业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和《大学生就业与职业生涯规划》5门课程,共13个课堂近千名学生参加学习。因教学成效显著,《中国大学生就业》(2014年第11期)以《一体三翼,讲求实效——华中科技大学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巡礼》为题,对我校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情况进行专题报道。

生涯讲座,分层分类精细指导。邀请长期在一线工作的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就业指导教师开展“求职全攻略”系列讲座,为学生讲解求职面试技巧及就业形势政策;邀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实践经验的职业指导师开展“生涯早规划”系列讲座,为学生讲解生涯选择、读研、留学及就业规划等;邀请优秀职业经理人开展“职场零距离”系列讲座,和学生分享职场经历,现场体验企业面试;邀请知名公务员考试培训专家开展“公考全接触”系列讲座,进行公务员、选调生考试辅导与培训。

企业走访,实地了解职业世界。组织学生实地走访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福药业有限公司、神龙汽车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参观设备运转、了解企业文化,与一线员工交流了解行业发展情况。邀请企业校友结合自身发展路径介绍企业的发展战略、员工培养及晋升机制,有效促进学生合理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理性就业。

职业咨询,专业团队指点迷津。就业指导教研室共有专兼职教师35人,全部具备国家职业指导师、全球职业规划师(GCDF)或全球生涯教练(BCC)等资格证书。本学年,先后组织专兼职教师近20人次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升职业咨询指导水平。通过优化职业咨询工作流程,使职业咨询服务更加人性化,更易为学生接触、使用,有效解决学生职业选择和发展困惑。本学年为319人次提供个别职业咨询及团体辅导服务,比上一学年增长98%

四、深化调查研究,建立就业反馈机制

利用优势,开发数据信息功能。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构建基于大数据思想的工作模式,成为就业工作的发展趋势。学校一贯注重数据采集、整理、运用,建立了良好的工作平台和工作基础,通过不断完善用人单位信息库、毕业生信息库,将数据作为开展工作的基础性资源,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分析、挖掘,发现问题、预测问题,发挥数据信息综合性功能。

坚持调查,分析需求了解形势。在毕业生中开展广泛的求职意向调查、签约毕业生求职状况调查、就业困难毕业生需求调查、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及毕业生离校半年状况调查;坚持在举办校园招聘会、大型供需见面会期间通过访谈、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用人单位对我校毕业生评价、需求情况等信息,为科学开展就业指导工作奠定数据基础。

开展研究,反馈教育教学工作。坚持编写《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定性定量分析毕业生就业状况,建立就业对招生、培养的反馈机制。就业指导教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开展就业工作研究,2014年公开发表就业指导相关论文11篇,完成校级研究课题2项,提交职业咨询案例文章23篇,申报省级研究课题1项。

五、创新带动创业,打造华科创业群星

培育意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校成立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大学生创业工作。开设创业指导课程,并在就业指导课程中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内容,进行创业启蒙及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举办创业大讲堂,邀请知名企业家分享创业经历、传授创业知识、传播创业精神。举办“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培养创新精神,“科学研究方法论坛”培训创新方法,“创新与创业论坛”启发创业实践。不断探索以科技创新为主旨、创新创业团队为载体、创办公司为目标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启动“创业导航计划”,通过创业沙龙、投融资论坛等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入校园文化活动,支持学生实现“创业梦”。

搭建平台,推动创新创业实践。整合资源,争取业界支持,在基金资助、政策扶持、创业实践等方面,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切实有效支持,学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2012年至2014年,校拨经费分别投入256.8万元、407.2万元、491.8万元,资助各级各类本科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2004年设立的创新基金,已资助5160多个项目,资助额达200万元。2003年设立700万元的大学生创业孵化种子基金,以天使投资的形式支持学生创业,推动创业企业快速发展。学校大学生创业基地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有40个育苗单元,在孵企业35家,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可享受功能完备的共享服务型创业空间。设立大学生创业实践一站式服务平台,提供创业场地、政策咨询、项目评估和智力支持等。

群星效应,激发创新创业热情。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明显,一年来,华中科技大学新生代毕业生在资本市场上“星光”熠熠,应、往届毕业生创新创业已形成群星效应。80后与90后学生、校友在创业圈屡现“惊艳”,在业界和高校打造出良好口碑。如:201463日,电信系2009届硕士毕业生张良伦、2011届硕士毕业生柯尊尧等创办的米折网获3000万美元B轮融资;710日,机械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郭列创办的脸萌网获千万级A轮融资;716日,机械学院2005届硕士毕业生杨永智创办的海豚浏览器获畅游1.2亿美元战略投资;721日,软件学院2011届本科毕业生黄承松、电信系2006届本科毕业生夏里峰创办的卷皮网获得5000万人民币的A轮融资……


上一篇:用人单位评价

下一篇: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