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通讯员 聂绍发)肿瘤是威胁全球居民健康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有关体力活动降低肿瘤发病风险的问题,已得到公众的广泛认识,然而体力活动与肿瘤死亡风险之间的关联,尤其是两者之间的量化关联,并未得到广泛的认识。
9月18日,公卫学院青年教师刘莉博士等人在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上发表文章,系统定量地论述了非职业性体力活动对于降低一般人群及肿瘤病人肿瘤死亡风险的作用。研究发现高水平体力活动可明显降低全肿瘤死亡风险,且这种保护作用主要来源于体力活动对于乳腺癌和结直肠癌死亡风险的降低作用。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出体力活动与肿瘤死亡风险之间存在非线性计量效应关系。一般人群每周开展2.5个小时中度体力活动,可使人群肿瘤死亡率降低13%。而肿瘤病人每周开展15小时代谢当量的体力活动可使肿瘤病死率降低27%。对肿瘤病人而言,诊断前后高水平体力活动均可降低肿瘤病人的死亡风险。诊断前、后15小时代谢当量/周的体力活动分别可使肿瘤病人的死亡率降低21%、35%。
9月23日,这一研究成果被纽约路透社报道。报道中指出“华中科技大学的刘莉博士提到:‘我们的研究有助于更新目前WHO针对于降低肿瘤死亡率的体力活动推荐’且‘医生可以尝试将体力活动整合到肿瘤病人的治疗方案中,以降低肿瘤死亡率’”。(注:WHO推荐成人每周开展2.5个小时的中度体力活动或1.25小时的重度体力活动或同等能量消耗的体力活动以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