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校园动态 > 正文

长江日报:“华科男”3年吸引风投逾6亿美元

文章来源:校报编辑部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15-04-17

新闻网讯 连日来,我校学子及校友创新创业现象广受媒体关注。4月13日,《长江日报》在《创业先锋》栏目中,集中报道了我校学子校友的创业故事,展现了他们的奋斗之路。

  现将原文(http://hb.ifeng.com/economic/detail_2015_04/13/3774467_0.shtml)刊载如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国大地风起云涌。

  众筹、风投、孵化器、创业咖啡、“黄金十条”、“青桐汇”、创业学院……各种与创业相关的新生事物在武汉不断涌现。平均每天,武汉有百余家新企业呱呱落地,一批有技术、有胆识、有能力、有眼光的创业先锋,在市场大潮收获着经验和财富,激荡着创业热情。

  近两三年,在创业领域出现了具有样本意义的“华科男”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由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创立的创业公司已超过百家。不久前,福布斯中文版发布“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榜单(30 Under 30)”,有3位入选者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生,占到总数的10%,在全国高校中只此一家。

  在社交网络和媒体上,这群崭露头角的“华科男”受到广泛关注。《中国青年报》曾以《华科大学生为何能叱咤“创业江湖”》《风投为啥对华科大学生创业情有独钟》等为题,聚焦其创业活动;以《那些拿到千万融资的理工男》《中国互联网创业江湖之“华科系”》等为题的财经文章,则在各种创投网站及微博、微信朋友圈中广为流传。

创办公司科技含量高

  1999年,原新闻系大三女生李玲玲“下海”开办了一家门锁公司,成为那个时代大学生创业最早的代表人物,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创业第一人”。

  今年3月,腾讯公司发布的《2014中国城市&高校创新创业排行榜》显示,华中科技大学创业者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七。但在收益榜上力压清华、北大,位居全国第一。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刘玉介绍,华中科大一直是武汉创业的“重镇”,尤其是在IT互联网领域,涌现了PPTV创始人姚欣、海豚浏览器杨永智等一批创业者,“微信之父”张小龙、阿里巴巴副总裁涂子沛、华为前副总裁李一男均从该校毕业。

  在深圳、杭州等地,也有大量的“华科男”创业身影,如杭州淘米网创始人汪海兵、深圳乐行天下创始人周伟等。

  近两年来,涌现出超过100家科技含量高的华中大学生的创业公司。其中不少受到风投青睐,融资规模达到上亿美元。如去年,由杨永智创办的海豚浏览器获畅游1.2亿美元战略投资。

  粗略统计,从2013年起,“华科男”创业项目吸引的风投已超过6亿美元。

多是学霸和技术派

  “华科男”的创业领域主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硬件、在线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技术门槛高、商业模式“轻”、用户面广,是其共同特点。

  记者观察,“华科男”大多是学霸、技术男。技术,是他们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创业最初的切入口。

  2004年,还是一名研究生的姚欣,为了能在电脑上看世界杯,在宿舍憋了3个月,写出了人生的第一个大程序--PPLIVE。

  还在上学时,海豚浏览器的杨永智、刘铁峰等人就被评为“微软全球最有价值专家”,曾到比尔·盖茨家中做客。2011年,有感于安卓原装的浏览器太过难用,便自己动手开发。

  还是一名大三学生时,乐行天下创始人周伟就获中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并与在大赛中认识的5名好友组成了开发团队。

  除了技术之外,勃勃雄心也是“华科男”们不可或缺的成功素质。

  据悉,许多“华科男”是多次创业,屡败屡战,还有的放弃大公司高薪,白手起家。如杨永智曾在微软任职,待遇优厚,而回汉创业后,相当一段时间窝在出租屋,困难时曾连工资都发不出来。

越来越多选择在汉孵化

  刘玉认为,除了科教优势、学生个人素质之外,“华科男”现象还得益于校园浓郁的“创业文化”。

  该校还设立了创业基金,并将兴建“创业大厦”,为学生提供各种创业教育和服务。

  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华中科大有超过70%的毕业生在读期间有参与过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经历。

  校园里活跃着各种创业社团,如“冰岩作坊”“点团队”“联创”等,10年来,由点团队成员创办或者参与创办的公司已达27家。

  这年,城市的创业氛围也给新一代的“华科男”以“现身说法”式的创业教育。

  姚欣当年写出PPLIVE的时候,还不知道风投为何物,见投资人还要到上海去。而现在的“华科男”,张口“期权”闭口“估值”,对于创业有着较完备的知识。

  风投在汉的兴起和活跃,也为创业提供了更好的环境。

  多位投资人对记者表示,现在要投一个好项目得“抢破头”。在“青桐汇”上,一个项目得到十几张投资要约函的情景并不少见。由腾讯创始人之一曾李青创立的德迅投资,干脆把办公室开到了点团队的办公楼里面,抢占“地利”。

  越来越多“华科男”在武汉本土拿到投资,并选择在本地孵化,如“恋爱笔记”创始人付小龙的公司,就是在“青桐汇”上受到风投的关注,其办公场所和团队,均在武汉。

  “从国家到地方,都在鼓励创新创业,武汉的创业环境也在不断改善,未来一定会出更多创业的风云人物。”杨永智表示。

  相关链接>>>

  2013年10月,姚欣创办的PPTV获得2亿美元融资

  2014年6月,张良伦、柯尊尧等创办的米折网获30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4年6月,郭列创办的“脸萌”拿到IDG的数百万元天使投资;7月,又获得千万元级A轮融资

  2014年7月,李建成联合创始的“房多多”完成8000万美金B轮融资

  2014年7月,杨永智创办的海豚浏览器获畅游1.2亿美元战略投资

  2014年7月,黄承松、夏里峰联合创办的卷皮网完成5000万元人民币A轮融资;12月,又获软银赛富独投3500万美元B轮融资

  2014年10月,付小龙等创始的APP“恋爱笔记”获世纪佳缘1000万A轮融资

  2014年12月,万勇创始的家政O2O平台“阿姨帮”获得数千万美元B轮融资

  2014年12月,彭韬创始的“面包旅行”获得总计5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

  2014年12月,周伟创始的“乐行天下”完成1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

  2015年4月,王志鹏创办的“猎隼科技”获多家风投公司青睐,其研发的无人机等智能装备已在孝感高新区投产

(原文刊载于《长江日报》4月13日第3版,作者为长江日报记者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