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学子频现国际舞台
6月2日,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通讯》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学研究中心曾绍群教授和龚辉教授小组题为“化学重激活被淬灭的荧光蛋白分子实现树脂包埋组织的荧光成像”的论文。论文中展示的结果颠覆了人们关于树脂包埋组织荧光成像的普遍认识,为大体积生物组织亚微米级的高分辨荧光成像提供了解决方法。论文的第一作者熊汗青为该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6月中旬,华科大生命学院的李晓彤、高天流云两位本科毕业生被录取到美国耶鲁大学直攻博士。这是该院2007年以来第10位获准进入耶鲁直博的本科生。
在校学子在国内外一流期刊上发表高水平论文,顺利获得进入国际一流大学深造的机会,在华中科技大学,屡见不鲜。
青年创业才俊辈出
5月底,华科大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冰岩作坊迎来15岁的生日,30多位已毕业的80后、90后老队员,回到团队,向学弟学妹们分享创新创业经验。冰岩作坊致力于校园网络产品研发,已毕业成员遍布脸谱、谷歌、微软、奥多比等国际著名互联网公司。其创始人80后汪海兵,走出校园没几年,便率领团队推出了全球首个基于IM平台的休闲游戏——“QQ宠物”;如今早已自主创业的他,推出的儿童网络社区“摩尔庄园”闻名、风靡海内外。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联创团队连续七年代表中国参加全球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微软创新杯全球总决赛,并于2007年和2010年两获该赛事IT挑战项目全球冠军。
上海聚力传媒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中国青年创业奖获得者、PPLive创始人姚欣,百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杨永智,东莞市易步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武汉若比特机器人有限公司CEO周伟……这一连串在海内外崭露头角的年轻人,无一不是从华科大走出的创业新星。
江山代有“学霸”出
2013年7月,华科大校友陈刚出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主任。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世界排名第一,陈刚为该系建系百余年来首位华人“掌门”。
陈刚是国际热能传递、纳米技术和能源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1984年和1987年分别获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动力系学士和硕士学位。2009年,他的团队打破了被公认为物体间热力传导基本法则——百年物理定律“黑体辐射定律”公式,证实物体极度近距时的热力传导,可以高到定律所预测的千倍,震动学界。2010年,陈刚当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
张培刚,开创发展经济学的中国经济学家,被尊为“发展经济学之父”。他和著名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家林少宫等在改革开放之初,全身心投入到该校经济学科的开办和建设中。石寿永、艾春荣、田国强、谭国富、谢伏瞻、张军扩、陈小洪、巴曙松、李佐军、张燕生……仅仅20多年,该校就涌现了一批蜚声海内外的经济学家校友,被学界称为“华中大经济学家群现象”。
胡丙长,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终身教授,目前担任13个著名国际刊物的审稿人。他1988年毕业于该校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在十年内从哈佛大学的助理教授晋升为终身教授。已在美国和世界上一流的杂志上发表了188篇论文和综述,其中有5篇发表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医学杂志之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他发表的论文在2000年度被引用300多次。
2010年,美国《科学》杂志网络版在要闻第一篇,刊发题为“显微光学切片层析成像获取小鼠全脑高分辨率图谱”的论文。该论文由该校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生物医学光子研究中心骆清铭教授带领的科研组在校完成。
2012年5月30日,英国自然出版集团发布《2012年中国自然出版指数》,华中科技大学学者在《自然》系列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4篇,居全国高校第六。
原载于楚天都市报201-06-25 钱海涛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