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我眼中的华中大 > 正文

李培根为学子解答专业困惑

文章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09-04-16

  新闻网讯 “每一个选择都带来崭新的篇章……惟有内心强大之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近日,社会学系本科新生李雨白同学在《羊城晚报》发表了散文《平行世界》,反映了她对于所学专业由困惑到坚定的心路历程。这篇文章被李雨白的的父母寄到了校长信箱,吸引了校长李培根的注意。

  2月27日下午,大学生活动中心409室,校领导李培根、张晋与来自十个院系,涵盖文、理、工、医等专业的16位本科生坐在一起,就“如何理性看待转专业”问题交换了看法。学工处、校团委、教务处、宣传部、社会学系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

  座谈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李雨白认为,学校的文科氛围还不够浓,文科地位有待提高,家长和校内师生对社会学科的关注度不够。来自中文系的邱慧君也表达了在金融危机下对文科生就业前景的担忧。李培根对李雨白在《平行世界》中表现的专业思想的积极转变表示了肯定。他指出,学校的办学理念是“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就是要培养有强烈责任感的大学生。社会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社会,引领社会的进步,是一门很有意义的学科。

  医学检验、中医学和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医科新生集中谈到了对转专业的范围、程序以及不能转入临床医学等规定的困惑。听到有同学把医学检验归纳成只管操作“开始”“结束”“打印”三个按钮时,李培根不由地疑惑:“我们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是否还存在不到位地方?”他进一步解释,“20年前医学检验的仪器和现在就很不一样,这些都是谁研究出来的?医学检验、影像等学科都在不断发展,也需要大家的探索。”李培根同时谈到,学生和家长对医学存在一些偏见,使大家都想去临床医学,“但学校内每个学科的容纳量都是有限的,一旦放开,大家都可以转入,最终将会是对所有同学的不负责任。”

  部分被调剂专业的同学通过深入了解,对新的专业保持了乐观的态度。环境工程专业的刘菊表示,自己就是冲着“学在华工”的优良学风来到华中大的,现在感觉学风确实如此,心里感觉很踏实。虽然自己所在的专业是“冷门”,但她相信既然学校设置了这个专业,那么它“存在必有价值”。她觉得无论专业“冷热”,只要在大学里学习、锻炼好各方面的能力,就一定有自己用武之地。作为建规学院首批招录的文科生,张雨奇相信自己文科生的背景可以为建筑学的学习注入新的活力。船海专业的张泽峰也认为,大学里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新知识”的能力。他表示会加强课外学习,注意为自己“积累人脉”,充实地度过四年。李培根对他们的想法予以了肯定。

  来自物理、水电、土木等专业的同学也纷纷表达了自己在专业设置、科研氛围及日常生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在听取了学生代表发言后,学工处处长祝欣、常务副处长邓静萍,教务处副处长赵欣,和社会学系党总支书记李华燊等也纷纷谈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认为,每年都必然有部分同学不能分到最“理想”的专业。但事实证明,很多同学对当初“理想”专业的认识并不充分,随着对新专业的深入认识,一样可以培养起新的兴趣。他们还用“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优秀是一种习惯”等话语勉励所有在专业选择上存在困惑的同学,用全力以赴的行动尽快走出困境。

  张晋也结合自己的感触向同学提出四点建议:全面了解本专业,以便做出理性判断;动态地看待专业的“冷热”变化;专业选择和日后的成功并无必然的联系,要学会适应人生有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好好思考“除了专业学习,大学的功能究竟是什么”。

  李培根向同学们回顾了自己人生历程中屡屡不能“得偿所愿”的经历。他表示,无奈的选择中有时也蕴含着机遇,要善于从人生的痛苦中寻求新的生机、新的免疫力,使人生走得更顺畅,而不是一昧消沉下去。李培根告诉大家,在他接触的校友中,现在取得最大成就的往往是当初专业最“不好”的,“恰恰是不满意的时候,才会拼命地想去寻找新的机会”。李培根认为,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能力培养,大学生要注重分析、系统把握和处理问题能力的培养,专业更多是提供一种技能,不要过多的囿于其中。

  最后,李培根也对学校的“转专业”工作提出了三点希望:通过深化招生工作,进一步提高专业满足志愿率;通过全面的新生教育,能够降低申请调专业的学生比例;通过合理调配资源,提高最终申请调专业学生的成功率。他认为,“表面看起来,后两点是矛盾的,但通过细致地工作,其实两者是存在可调和空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