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当前位置: 首页 > 校园生活 > 学在华中大 > 学科发展 > 正文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开题

文章来源:华中大新闻网 阅读次数: 添加时间:2009-04-16

  新闻网讯 3月21日上午,教育部2008年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马克思主义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研究”开题报告会在南三楼二大会议室召开。该项目首席专家为校党委副书记欧阳康教授。

  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张东刚、规划处处长徐青森、成果处副处长王日春等出席了会议。专家组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冯刚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冯天瑜教授、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院长林剑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邹诗鹏教授组成。副校长杨勇出席会议并致词。  

  报告会分为开题报告和专家组提问两个阶段。在开题报告阶段,欧阳康作为课题组首席专家代表课题组作了主题报告。报告分为六部分:中标后课题的进展情况;从当前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状调查入手,结合当前中华民族文化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了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何谓精神家园”“何谓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马克思主义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的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要走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深处,其自身应有哪些变化或发展”等方面分析了课题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介绍了课题的研究框架及子课题研究队伍和研究的内容;分析了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对预期成果作出规划。

  在专家组讨论阶段,与会专家纷纷就课题的相关内容、研究的重难点和课题意义等发表意见、提出建议。冯天瑜指出,该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且构思严密。作为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要做好它,就得抓住“精神家园”“共有的”“马克思主义”这几个关键词;冯刚指出该课题题目非常大、内容丰富,研究框架有创新点,建议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研究时要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即精神家园研究不是针对个体的,而是针对群体,注意精神家园的层次性问题、调研的方位要适度扩大、成果的转化要发挥更大的作用。林剑在肯定该课题的同时,还提出建议:课题能否考虑加上“当代”一词,从而体现其时代性,课题的重点应体现在什么是家园以及精神家园的建构,能否从逻辑上具体考虑精神家园主体的分类。邹诗鹏则希望该课题能够从存在论层面、政治建构层面,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徐青森提出精神家园存在于每个人的心里,希望该课题能产生更广泛的群众影响,更接近于老百姓接受的话语体系。

  哲学系高秉江教授、教科院李太平教授、马克思主义学院刘家俊教授和栗志刚副教授也都先后从各自的研究领域出发畅谈了意见和建议。

  张东刚作了总结发言。他对课题中标表示祝贺,并认为我校近几年在人文建设方面成效显著,该重大课题中标就充分显示出我校人文社科的长足发展。针对课题问题重大、研究范围大以及研究的复杂性,他提出了五点建议,即要把握规律性、坚持继承性、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和富于创造性。

  会议由科学技术发展院人文社科处处长刘建平主持。我校相关部门领导和课题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