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 5月下旬,《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科学时报》、新华网、人民网等中央主流媒体,相继报道了我校在教育创新方面取得的成就。
5月23日,《人民日报》在第1版刊发消息《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服务国家经济建设 华中科技大学创新教育激发活力》;新华网、人民网等媒体转载。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edu.people.com.cn/GB/11667632.html
5月23日,《光明日报》在第1版偏头条位置,配图片刊发了近半个版的通讯《学生是最好的“名片”——看华中科技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5月26日,《科学时报》在第3版,配图片刊发了一个整版的通讯《林中纷飞“金凤凰”——华中科技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略记》。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news.sciencenet.cn/dz/dznews_photo.aspx?id=8848
5月26日,《光明日报》在第1版发表《看,精彩课堂这样炼就——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系列报道之二》通讯文章,对我校“两课”建设进行了报道。
其中,在该通讯的第一部分“课堂:要留身,更要入心”中,对我校杨一平老师进行了采访,报道说:“留住了学生的身,才可能进入学生的心。华中科技大学杨一平老师表示,对于大学生,让他们少吃‘定制餐’,多吃‘自助餐’,使他们感受到‘两课’是有‘营养’的,不仅对自身成长有益,而且非常必要,使学生把功利性需求真正转化为自我成长性需求,他们才能真懂、真信。”
在该通讯的第二部分“科研:是提升,更是持续”中,报道称:“在华中科大,学校进一步加大了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基金的投入。2005年至今,学校平均每年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经费投入达到50万元。并初步建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激励与约束的长效机制,使教学工作有的放矢,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阅读全文请点击:http://www.gmw.cn/01gmrb/2010-05/26/content_1132390.htm
附:《光明日报》5月23日刊发的文章如下:
学生是最好的“名片”
——看华中科技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
2010年微软“创新杯”中国区决赛中,华中科技大学延续了以往的辉煌,赢得了软件设计和IT个人挑战项目两项冠军,连续四年代表中国大学生参加全球总决赛。此前不久,生命学院两名本科生被耶鲁大学录取,即将前往攻读生物医学博士学位。
一个个走向世界舞台的学子,承载着“华科”独具一格的教育理念。在校长李培根院士心目中,学生才是学校最好的“名片”。为了使这些“名片”更加闪亮,华中科技大学突破传统思维,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模式。
启明学院:培养模式的“试验田”
高考还未开始,华中科技大学招办就先热闹了起来。许多高中生家长,都是冲着学校的“启明学院”而来,看看自己的孩子能否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
成立于2008年9月的启明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与知名企业合作创立的人才培养“试验区”。根据2010年本科招生计划,今年将通过高考直接选拔60名新生进入启明学院,与一年级240名学生一起接受“特殊”培养。
为何有这么多人甘当“试验品”?成绩也许是最好的解答。
仅仅在2010年过去的5个月中,启明学院的学生就获得了一系列重量级“成果”:第26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首届全国大学生基础医学实验设计大赛一等奖、微软“创新杯”IT个人挑战赛中晋级全球前三、微软“创新杯”中国区总决赛软件设计项目冠军。
成绩的取得,并不是偶然的。启明学院的学子,的确拥有一片“别样的天空”:在导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根据自身特长与需要,可以选修启明学院开设的“特别课程”;特优生可以跨专业、跨院系、跨校选修课程;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际国内竞赛,学院提供经费支持。
“这学期的课表,是我自己排的。”启明学院第一届学员李远自豪地说。不仅如此,学生还可以自己“创造”课程:如果同学们一致认为需要补充某一方面的知识,可以要求学校“量体裁衣”,开设相关课程。在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需求者”,主动创新的气氛异常浓烈。
启明学院的课堂是高度开放的,学生们在这里不仅要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还要了解业界发展趋势,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直接研究业界最新技术。为了开阔学子们的视野,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熊有伦、程时杰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垣、李培根等纷纷走上讲台,亲自授业解惑。
“启明学院将挑战这种传统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自主性。”这是李培根校长在启明学院首届创新年会上的话。他认为,被动实践只不过是“做习题”,只有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的质疑力、观察力、协同力等素质才能得到培养。有了成功的经验,启明学院作为主体参与了学校实施“985工程”总体规划中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起草工作。
联创团队:业界精英的“孵化站”
2007年8月10日下午,韩国首尔华克山庄大酒店会议大厅,微软“创新杯”全球总决赛盛大的颁奖典礼正在举行。
领奖台左边的大屏幕上,一个个镜头像过山车一样急速闪过。当画面定格在“IT Challenge”(IT 个人挑战项目)画面上时,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这是一个分量极重的奖项,预示着又一位IT精英的诞生。
当主持人宣布,一等奖获得者是来自中国的“China Zhifeng C hen(陈志峰)”时,全场顿时掌声雷动。陈志峰的校长李培根更是激动地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我很为陈志峰感到自豪!要知道,他才是一个大二学生,不是学计算机而是环境工程给排水专业的学生。”
“直到我站到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才真正意识到,我代表的是中国,我们也能改变世界!”对于当年的那一幕,斯文腼腆的陈志峰至今记忆犹新。那一次,他还获得了8000美元的奖金。
陈志峰的“梦想之舟”,启航于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赫赫有名的“联创团队”。这个创建于2000年6月的学生团队,至今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
联创团队的运行,带有极强的“民间化”特点。新成员“入团”,有一套规范的程序:团队会安排资深队员对其进行为期3个月的培训,主要是传授团队的学习方法,帮助新队员找到学习的“乐趣”;然后,根据其综合表现决定其能否正式加入团队;入队之后的学习,则由其在项目小组中自主进行。
在联创,一个项目小组也就是一个合作学习团队。小组内分工明确,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专长承担相应的任务,组员之间优势互补、协同作战。如果遇到重大赛事,由队员们民主投票决定参赛人选,学习创新的能力是唯一的标准。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催生了无穷的创新动力,也“制造”了一批“业界精英”:“联创团队”创始人之一的刘铁锋,同时收到了微软亚洲工程院和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聘任书;队员李森荣获微软“最有价值专家”称号,全国仅有234位;申林与队友设计出基于移动数据采集终端的在线诊断系统,能使医生远程快捷地对小儿肺炎进行听诊和判断……在十年庆典之际,联创团队已经拥有了三家创业公司,许多成员毕业后直接加盟旗下公司。
“宏思维”:人才评价的“新标准”
刘里鹏,华中科技大学校园里一位著名的“90后”。作为一名工科生,他两年间发表新闻、评论和散文40余篇,出版了3部科普专著《从割圆术走向无穷小——揭秘微积分》《好的数学——微积分的故事》和《基于“HWW分析法”的傅立叶变换的解析》。以人文意识思考科学问题,使刘里鹏成了校园里人才的“样板”。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李培根认识到,传统教育模式下一些专业基础比较扎实的学生,在宏观问题、重大问题、整体联系上往往缺乏训练和思考。作为一校之长,李培根一直都有一个愿望,期待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养成专业思维的同时,能够具备“宏思维”。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华中科技大学就实施了“走综合化发展之路”的办学思想,率先提出了“第二课堂”概念,将人才培养延伸到科学研究和校园文化建设中。20世纪90年代中期,学校明确提出“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办学理念,在全国高校率先举起文化素质教育大旗,着力培养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相结合的创新型人才。90年代后期,又提出了“育人为本,学研产三足鼎立、协调发展”的办学理念,将人才培养的阵地由教学、科研环节和“第二课堂”拓展到了企业与国民经济的主战场。至今,从华科大这片沃土走出了20多名院士。
刚刚入选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的陈刚,这位国际热能传递、纳米技术和能源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至今仍然不忘母校的“第二课堂”。正是在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中,陈刚找到了自己的兴趣和志向所在。正是在华科,他搭好了通向世界的桥梁。
“文化素质教育,培养了既具有广阔的科技视野,又有深厚的人文情怀的创造性人才。”学校的第一位院士杨叔子虽然已是77岁高龄,依然是“文采飞扬”。有了这样的氛围,哪怕是最为“传统”的英语课也上出了“味道”:由灌输式学习,改为小组交流讨论、场景模拟教学,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新世纪之初,国际化宏观视野成为人才的必备素质。成立启明学院,其中一个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宏观思维的能力,在专业教育中引导学生认识和思考人类社会的一些重大问题,并尽可能地应用学科和专业知识,针对社会重大问题,哪怕是很小的一个方面,进行探索性的研究与努力。
2007年起,华中科技大学建立大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研究的制度和运行机制,向本科生开放各级实验中心、创新基地、国家级或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各类研究基地;实施“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和医科“全程科研训练”计划,在校内建立了22个大学生创新基地、8个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1个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营。与此同时,用投入和政策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及其他国内外各类大学生科技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