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地图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简介

一、点说院系

1.一流的育人平台:拥有煤燃烧和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美清洁能源研究中心、中欧清洁与可再生能源学院、湖北省碳中和研究院、湖北省深地储能技术创新中心等国际化、高层次科研办学平台。

2.一流的育人机制:每位本科生入学后将由“5211导师”、教师班主任、校友导师等共同指导。学院实施一系列人文素质培养和设立科创支持中心等,促进全面发展。

3.一流的育人成效:60%本科毕业生到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攻读硕士、博士学位,100%的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青睐,绝大多数学生赴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

二、招生专业

能源动力类(含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卓越计划实验班)

能源与动力工程(启明本硕博实验班)

核工程与核技术

三、院系简介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是华中科技大学前身之一的华中工学院1952年建校时创办的院(系)之一,其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首批一级国家重点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拥有以煤燃烧和低碳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9个国家级工程实践中心等为支撑的学科体系。学院主要围绕化石能源的低碳高效安全利用和污染物脱除、能源终端利用优化与热管理、先进动力装置、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储能工程技术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近年来,学院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学院已形成了厚基础、宽口径的高素质人才培养体系,优良的学风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多位杰出毕业生成为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工程院院士,还有大批优秀毕业生已成为欧美和国内著名大学、企业、政府机构中的杰出人才。学院已与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的著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开展学术交流与联合培养学生。

学院将在应用领先、基础突破、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努力培养栋梁人才,深入开展科学研究,保持学科的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处于国内一流,把重点和特色学科建成为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学科。

四、专业导读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集能源与动力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电力、制冷低温、汽车、船舶、热工与流体机械、电子信息、石化、冶金、化工、铁路、医药等行业从事研究、教学、设计、开发和管理等工作。

学科前景:本专业学科围绕国家能源重大需求,培养高素质科研及技术人才,具有广阔的行业发展前景,在化石能源的低碳高效安全利用和污染物深度联合脱除、能源终端利用优化与节能、温室气体排放控制、动力机械及系统的优化设计与运行、制冷与超低温工程传热传质等诸多领域有着重大突破。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工程测试技术、能源与动力装置基础等。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具备核科学与技术学科方面宽厚理论基础,掌握核能科学与工程、核技术及其应用的专业知识,能从事核科学与技术领域相关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及技术经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前景:当前我国核电发展规模和速度为全球第一。国家已明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核能的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十四五”首个核电项目已开工。在这一良好形势下,对核专业优秀人才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课程设置: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核反应堆物理、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辐射与防护、核反应堆材料、核电厂模型化与仿真、核电站安全等。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集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于一体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毕业生能在电力、动力、汽车、投资、研究院所等部门从事节能减排和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设计、开发、顾问和管理工作。

学科前景:新能源是中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所确定的7个重点领域之一,本专业致力于利用突破性技术解决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所遇到的挑战,包括清洁和可再生能源系统的前沿技术、重大应用需求以及整体经济性分析等。

主要课程:工程热力学、工程传热学、太阳能利用原理与技术、生物质能源利用原理与技术、风力发电原理及技术、能源储存与利用、新能源材料等。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及相关学科基础知识,把握储能技术国际前沿发展动态,具备研究设计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能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设计、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人才。具备从事储能材料、器件与系统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和管理的技术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未来各种新能源产业领域的需求。

学科前景:本专业学科围绕国家能源重大需求,以能源、材料、电气、环境为工程背景,将储能科学知识与热流体科学相融合,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技术路径,属于国家战略性新兴领域。

主要课程: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工基础、机械设计、工程测试技术、能源化学、储能原理与技术、热能储存原理与应用、氢能与燃料电池、新能源材料科学、电化学储能等。

五、职业发展标签

能源工程师、能源管理师、能源规划师

六、优秀毕业生代表

1.杨舰叶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能源(卓越)1801班本科毕业生,保送至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秀,加权成绩排名年级第一,曾连续三次获评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荣誉;积极投身科创实践,获全国周培源大学生力学竞赛国家三等奖、湖北省二等奖,获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省赛区二等奖;热心志愿实践活动,积极服务社会、服务同学,获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个人

2.艾克帕尔吐地

2021届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目前工作于湖南大学。艾克帕尔·吐地同学于2016年应征前往边疆野战部队服兵役,期间连续两年参加陆军承办的“国际军事比赛”,参与“8.16”临边备战任务,2017年随部队前往海拔6000多米的西藏阿里执行边境巡逻、保卫领土任务。于20189月返校,在校期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担任世界军人运动会志愿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参与本地社区生活物资保障等工作,担任新生军训教官并积极参与征兵工作。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湖北向上向善好青年、湖北省大学生“自强标兵”、校优秀退伍大学生、校自强标兵、校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

3.王宜卿

华中科技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2022届本科毕业生。王宜卿同学将青春奉献给祖国的蓝色边疆,投笔从戎毅然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在南海一线劈波斩浪;他自律自强,实学实干,在工作与学习中尽显新时代大学生优秀品质。先后荣获学校自强大学生标兵,2022年湖北省“长江学子”,获评2022年第五届“闪亮的日子——青春该有的模样”大学生就业创业人物。

4.高天

热能工程专业2022届硕士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学院德育助理、硕1905班党支部书记,曾获国家奖学金、美的奖学金、知行奖学金、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及奖励,目前为天津市东丽区定向选调生。

七、就业情况

2022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共234人,其中男生199人,女生35人。

专业分布:2022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本科毕业生中,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169人,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26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39人。

毕业去向60%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其中140人选择国内升学、2人选择出国(境)升学,62人选择协议就业。

就业单位:主要去往华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中核集团、中国广核集团、华能集团、中国东方电气集团、东风汽车、中国船舶集团、美的集团、四川空分集团、三峡集团等单位就业。

继续深造:2022届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本科毕业生中,共有140人选择在国内深造,其中有90人选择留在华中科技大学,占总人数的64%。此外,还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出国(境)留学:主要去往洛桑联邦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等高校深造。

八、联系方式

咨询电话:027-87542617

院系官网:http://energy.hust.edu.cn/

微信公众号:动力1952